谭靖夷(1921—2016),男,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1929cc威尼斯)获学士学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中国首创高压灌浆技术的水电科学家,中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开拓者之一。1982年9月3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批准为享受教授研究员同等有关待遇的高级工程师,1992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从江河里走来的院士”。
谭靖夷是水电事业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水电开发的参与者、亲历者,更是中国水电施工技术的奠基者、开拓者、引领者。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亲历并参与推动了中国的水电建设从一片空白、基础薄弱,到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终成世界水电第一大国。参与了约80座大坝的建设,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每一座大中型水电工程;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千瓦,灌溉农田十万公顷;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取得突出成效,并在全国推广。曾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顾问、黄河小浪底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87年获“湖南省优秀科学工作者”称号,199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他为“湖南科技之星”,主编了《乌江渡工程施工技术》等书,发表了《乌江渡水电站建设的基本经验》《岩溶地基的水压试验》《东江水电站及耒水开发》《今日中国之水电开发》等学术论文。
1997年谭靖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奉献故事:
“他已将自己的生命,铸成了一道大坝,质朴如石、精纯如金、光华庄严,仰之弥高。”
2002年11月,谭靖夷院士(中)在三峡下岸溪人工砂石系统检查采场开采情况
谭靖夷陪同国外专家考察乌江渡水电站
谭靖夷在古田溪水电站引水洞
数十年来,谭靖夷钻深山,穿峡谷,闯江河,亲历并参与推动了中国的水电建设从近乎一张白纸到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终成世界水电第一大国。他与水电工程建设结下不解之缘,是从古田溪电站开始的,1953年,古田溪水电站变更设计,承担设计任务的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从古田溪工程处借调了包括谭靖夷在内的60多名技术人员,而后首期设计任务圆满完成,水电总局便决定将他们全部留京,古田溪工程处书记梁东听闻此消息,匆匆赶到北京对水勘院院长说:“别人可以留,但谭靖夷得回古田,不然就任我从北京院挑选三位工程师。”双方意见难以统一,最后只能让谭靖夷自己作出选择,谭靖夷选择了回到古田。过了半个多世纪,谭靖夷是这样解释自己当年放弃留京的机会:“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不喜欢看高楼大厦,就喜欢看山看水。”从古田溪电站开始,谭靖夷就与水电事业结下了缘分,从此再也不愿离开施工一线。几十年来,被称为江河之子的谭靖夷,足迹踏遍了祖国的江河湖川,福建古田溪、广东流溪河、湖南柘溪、贵州乌江渡、湖南东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以及湖南韶山灌区、欧阳海灌区、桃江水库等水利工程都留下了他的名字,其参与的一个个水利水电工程树立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丰碑。作为水利工程施工领域的泰斗,在谭靖夷的眼里,一个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就像一轮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在金沙江山、雅砻江上、澜沧江上发出绚丽的光芒。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跃平评价道:谭院士不仅是水电八局走出来的院士,更是从江河中走出的院士。天生桥工程在原双洞导流受阻的情况下,谭院士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严谨推理,力排众议,主张单洞导流,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难题,为水电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希望大家学习谭院士的三种人生:一是智慧人生,谭院士用他的智慧对中国水电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二是价值人生,谭院士放弃留京,毅然留在水电建设第一线,在祖国的江河上,在很多水电站工地留下了他的身影和功绩;三是健康人生,从谭院士的精神深处可看出他对人生的无比热爱。
参考文献:
[1] 李舒亚著.匠心 走近中国院士[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