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1917-2008),男,浙江浦江人。物理冶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春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年底取道香港回国,任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1929cc威尼斯)冶金系教授。1951年夏,吴自良应聘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研究员,负责物理冶金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担任物理冶金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长期从事物理冶金、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60年代初,开始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证明只有钛才有足够的固氮能力,净化位错,消除钢的应变时效。1988年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中的氧扩散机制,求得了精确的氧扩散率和扩散激活能,在磁控溅射c取向薄膜中,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爱国故事: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吴自良
1991年,吴自良在第一届薄膜物理及应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吴自良的笔记
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永恒主题。1948年,吴自良于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他继续留在卡内基理工学院金属研究所做博士后。翌年应聘到锡拉丘斯大学材料系任研究工程师,参与主持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重要科研项目“软钢的阻尼和疲劳”的研究工作。尽管在美科研资金充裕,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吴自良却常常惦念着自己的祖国,没有忘记养育他的华夏热土,没有忘记自己炎黄子孙的炽热血脉,没有忘记自强不息科技报国的伟大梦想。1950年冬,他毅然放弃在美国拥有汽车洋房的优越生活条件和专业对口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突破层层阻挠,于1951年初回到阔别7年的祖国。回国后的他总是忙碌于祖国所需的岗位,为新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我国原子弹研制工作进入攻艰期,急需研制核浓缩元件“甲种分离膜”,吴自良受任参与研制工作。接到任务后,他即刻放下筹备已久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会战之中。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基本没有离开过实验室,每天检查各组的进展,随时解决各种问题。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过年过节也不休息。他和同志们一道住集体宿舍,吃大食堂,几天难见“荤腥”。1963年年底,上海冶金研究所正式报告:研究成果能在中等规模的工厂批量生产;元件性能良好;超过了苏联的元件,造价仅为原来估算的黄金价格的1%!”。吴自良和他的团队为中国核武器和核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受爱国情怀和精神的驱使,吴自良从留美求学后回国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时刻以服务祖国需求为第一要务。
协同故事:
“我们搞国防的要有‘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决心,把一生都贡献给国防建设事业!”
——吴自良
吴自良指导研究生
1998年,吴自良出席上海冶金所建所70周年活动
20世纪60年代,“甲种分离膜”的研制涉及粉末冶金、物理冶金、压力加工、金属腐蚀、物理化学、机电设计制造、分析测试等多个学科,综合性很强。作为技术总负责的吴自良协调组织上海市冶金、纺织、化工局各自系统下属的多家单位大力协同工作,最终仅用了 3 年多的时间就攻下了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独立掌握浓缩铀生产技术的国家。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师韵 北科大走出的院士[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20-31.
[2]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学术道德案例教育百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207-210.